漢服復興似乎走入了瓶頸。當漢服復興者身著漢服走上街頭而被投以怪異的 目光,當他們的漢服無數次被誤認為韓服或和服,并被用日語搭訕用韓語問 好時,他們的心情是氣憤而又驚詫,為什么身著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卻還要 為自己的國籍辯護?傷心之余,熱心又起,這些復興者熱情地去向別人解釋 ,這是漢服,是我們自己的傳統服裝,傳自秦漢,盛于唐宋,滅于滿清剃發 易服。但他們很快卻又發現,一己之力無以撼動時間,無能改變現狀,就算 別人知道這是漢服,內心的想法也不過是“原來如此”一句話而已。
不被人 理解的問題尚可待時間來慢慢解決,可是魚龍混雜的漢服群體內部也讓真正 的漢服復興者頗為心寒。復古派、拍照派、改良派、cos派、囧粉派,無數的 群體站出來苦口婆心地訴說自己的堅持,指出別人的不對,這種勸說慢慢演 變成互相的攻擊和謾罵。但各有堅持畢竟是選擇不同,偏還有一些人打著漢 服復興的旗號,在鏡頭前穿著所謂“傳統民族服飾”去扮演某某影視劇或漫 畫中的人物,一邊對cos圈的朋友說這是傳統漢服做的cos,一邊對漢服同袍 說這是在cos誰誰誰,這種混淆視聽歪曲事實、搔首弄姿之態實在是為人所不 恥。 現在的漢服復興者大概主要有三個層次:一類人主要以漢服展示為主,僅僅 追求漢服單純的美感,多以娛樂為主,一類人把漢服運動比作西方的文藝復 興,努力通過漢服找回更多的漢家文化要素,找回漢禮、漢家節日、漢家宗 教等諸多文化要素,但眼界往往局限于文化,視政治如猛虎,對民族概念很 模糊或是采取回避態度。一類人把漢服運動定義為漢族復興的先聲,是興漢 救族運動的開端,文化復興是為了民族復興,具有強烈的民族危機感,故多 為堅定的民族主義者,并不回避民族概念,后兩者乃興漢界之支柱,第三者 則更有潛力。倘若漢服群體中僅剩的那部分復興者是團結而又專心的致力于 漢服的復興,那么漢服的前途也不至于讓人如此無望??墒瞧F在的漢服 ,在大多數“同袍”的生活中充其量不過是漫展同人展的穿戴,除外拍照的 玩樂,只是和作秀一樣的得瑟而已。這樣的漢服非但無用,反而是對錢財與 社會資源的浪費。 那么漢服,究竟將何去何從?是在真真假假的復興者手中苦苦掙扎,還是索 性淪為一種簡單粗鄙的娛樂工具?下面讓我們從漢服的歷史與消亡談起,漢 服復興在當代,到底是嘩眾取寵,還是任重道遠。